队伍不稳、人员不足查包養網、服务质量不高 养老护理员数量和质量“齐缺”亟待破局 _ 中国发展门户网-国家发展门户

作者:

分類:

“有照顾半失能老人的住家护工推荐吗?”前段时间,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小彭在社交平台发出的一条求助信息,留言区朋友们却唏嘘不已。大家纷纷表示,找一个具备专业知识且长期稳定的护工实在是太难了,如果加上“价钱适中”的要求,更是难上加难。

小彭的焦虑不是个案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来发布的全国招聘大于求职“最包養缺工”100个职业排行中,养老护理员时常位列前茅。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,如何解决养老护理员队伍数量和质量“齐缺”的问题,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
队伍规模小、流动性强

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.8亿人,占人口总数19.8%;截至2021年底,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超1.9亿,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。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多达600多万,但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,远不能满足需求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目前,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,不少是“4050”人员,文化素质普遍不高。由于工作时间长、劳动强度大、社会认同低、工资待遇差等原因,养老护理员这一岗位对劳动力缺乏有效吸引力,难以吸引专业人才,远不能满足我国养老的刚性需求。

从现有情况来看,规模小、流动性强、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是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普遍特点。
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,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,加强养老服务保障。

“只有建设一支稳定的、有专业素质的护理员队伍,才能为刚需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养老服务,才能令老年人及其家属放心,进而形成满足养老服务需求、实现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。”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。

关键是解决收入低的问题

通过调研,郑功成发现,养老服务业虽有一定发展,但总体滞后的局面并未改变,在多种制约因素中,护理人员收入低导致队伍不稳、人员不足、服务质量不高是根本原因。

郑功成认为,要扭转这一滞后局面,关键是解决因收入低而导致护理人员不足、护理队伍不稳、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。他呼吁,持续壮大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,设立护理员薪酬专项补贴机制,包括加大财政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、加快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包養等。

持续关注养老服务问题的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于春水建议,提升居家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,制定统一的居家养老护理员专业等级考评、晋升制度体系和薪酬指导体系,对居家养老护理员进行从业资质分级,提出合理的分级待遇指导意见,为具有资质并长期从事居家养老护理的人员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。

同时,他也提出,要开设门户网站,建立居家养老护理员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联络渠道,成为联系护理员和有需求家庭的桥梁。

提升职业技能水平

“养老护理不是简单的基础生活照顾,养老护理员需要有一定的慢病护理、康复、安全及急救知识。”北京协和医院组织处(统战处)处长孙红建议,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水平,推动养老护理员规范化管理,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护理需求。

2019年,《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(2019年版)》颁布。但在孙红看来,这一标准对养老护理员受教育程度、职业素质要求都较低,与其他家政从业人员没有明显差异。同时,当前养老护理员培训存在模式和内容单一、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。提高老年人的照护服务质量,必须加速建设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
于春水建议依托当地高等医学院校的优质资源,建立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。开展包養網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,提高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应急救助和居家照护技能。(记者 郝赫)
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