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日,在滏陽營村“愛心小屋包養”,陳玉文(左二)、志愿者和孩子們在一路互動。
陳玉文是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滏陽學校的一名教師。2009年起,她應用業余時間,參加志愿服務,結對幫扶需包養網要幫助的兒童。2011年,她自掏腰包,把一處自家衡宇改建成“愛心小屋”,讓“愛心小屋”成為農村留守困難兒童成長的搖籃。16年來,陳玉文陸續幫助了200多名孩子。現在,這些孩子們最年夜的已經20多歲,年夜學畢業并順利參包養網加了任務,最小的還在上幼兒包養網園。
近年來,陳玉文沾染和激勵了更多愛心人士參加“愛心爸媽”的行列。受“陳媽媽”影響,有的被她照顧長年夜的孩子也參加到愛心隊伍,把愛傳承下往。今朝,“愛心小屋”的常駐志愿者50多人。
“來到小屋,他們就是我的孩子。孩子們快包養樂,就是我最年夜的快樂”。陳玉文表現,堅持這么多年,就是想用母親般的愛往溫熱更多留守困難兒童的心。
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
< 1 2 3 4 5 6 7 8 9
發佈留言